【透過「5不5要」讓孩子不被輸贏影響】
一個擁有足夠歸屬感與價值感的孩子
不容易被外在的變化與突發的狀況所擊倒
那我們就要說 該怎麼做?
又或者說 不該做什麼?
#5不5要
💡不比較不比賽
不強調爭競,尤其是手足之間
「你看他比較乖」
「看誰玩具收的比較快」
都在潛移默化的加深孩子對贏的執著
孩子更可能會產生
「贏才是好的,才值得被愛」這種錯誤信念
💡不懲罰不獎賞
不管是懲罰或是獎賞
說白了就是用外在事物來控制孩子的行為
孩子對自己的價值依附於成人所給予的評價反應
當失去外在這些評判標準時
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價值為何
當價值感的根基不穩固時
很容易就會因為外在的變化而動搖
💡不過度讚美
每次出去演講或分享時
被問到次數最多的問題之一
就是「為何不能讚美?」
這個部分跟下面的鼓勵一起說明
💡要鼓勵要感謝
我們不讚美孩子,但要時常鼓勵與感謝孩子
差別在哪?
鼓勵是無條件的,而讚美是有條件的
鼓勵是強調過程,而讚美是強調結果
鼓勵是可以任何時候給予,而讚美需要看時機
鼓勵能建立勇氣與信心,而讚美是給予獎賞
實際感受一下差別
「你爬得好高好厲害喔!」👉這是讚美
「雖然一開始你不敢爬,不過後面你嘗試爬了幾步,我覺得你很有勇氣」👉這是鼓勵
「你說覺得害怕不敢爬上去,我看見你很清楚自己的狀態,也很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」👉這是鼓勵
不管是讚美還是獎賞,都像包著糖衣的毒藥
讓孩子容易上癮,卻又恐懼著失去
當孩子發現唯有贏了才能被看見,才能感受到被愛
孩子自然不願意輸
同時感謝一個人能提升一個人的價值感
讓人覺得自己是重要的,是被需要的
你可以這樣說
「謝謝你能自己玩一下讓我幫寶寶換尿布」
「謝謝你一起收拾讓家裡變得好乾淨」
「謝謝你跟我一起牽手過馬路注意安全」
「謝謝你成為我的孩子,我愛你」
💡要接納犯錯
時常走在路上聽到「小心一點,不要跌倒了喔!」
其實,跌倒又何妨呢?
反過來想,如果孩子害怕跌倒會發生什麼事呢?
那應該就沒有人會走路了吧
就因為孩子的勇氣與膽量
他才能有如此驚人的成長
不管是學走、學著吃飯、學上廁所
一定會有跌倒、吃的到處都是、尿褲子的過程
接納孩子會犯錯、會失誤,因為他們還在練習
當成人先接納了孩子的犯錯
孩子也就能接納自己的犯錯
💡要慶祝失敗
之前看介亭老師分享
與非學校的學生一起「慶祝失敗」
覺得實在是太特別也太有意義了
所以我們也開始在家執行「慶祝失敗」的活動
在我們家贏可以歡呼,輸也可以歡呼
與孩子一同分享自己犯錯與失誤的事
分享當下的感受,接納當下的自己
陪伴孩子一同面對失敗,也慶祝失敗
#讓失敗變得沒那麼可怕
💡要給予無條件的愛
以上所有的項目都可以歸納成這一點
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必須是無條件的
帶有條件的愛,如比較、獎懲、讚美等等
容易讓孩子一而再 再而三地確認
我們是否真的愛他
同時也因為害怕失去這份愛
而不停的追求所謂「愛的標準」
「我必須要乖,要符合你的期待,才值得被愛」
「我必須夠好,我要贏,你才會看見我」
只要是人都有被關注與被愛的需求
如同一個空杯子
我們如何倒水進去
孩子就產生了獲得水的信念
✏️本日金句:
「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
讓孩子明白無論輸或贏
你對他的愛都不會改變」
#阿德勒正向教養